发布时间:2022-07-21源自:本站作者:超级管理员阅读(3)
谈球吧:马斯克的「数字永生」实现了?辟个谣还早呢如果你能够将大脑上传到云端再和自己的虚拟版本交谈,你们会成为朋友吗?”。马斯克将自己意识上传云端,实现“数字永生”的最新动态令粉丝们瞬间疯狂,连带脑机接口概念股盘后大涨。
尽管马斯克雄心勃勃,但Neuralink尚未在人类身上进行测试。而将人的意识通过数字化存储以实现理论上的“数字永生”,与 Neuralink 在做的脑机接口也并不能完全等同。
截至目前,去年向美国联邦药物管理局提呈申请的 Neuralink 仍未获得批准将其技术植入人体。然而,Neuralink 的竞争对手Synchron已经将其第一台设备植入了一名美国患者体内。
据彭博社报道,7月6日,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生物技术公司 Synchron,已将他们的BCI设备(stentrode)植入一名患有 ALS的患者体内。ALS(渐冻人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了患者的行动和说话能力。而 Synchron 的BCI设备通过发送给计算机的命令将病人的思想转化为行动,患者通过思考能够浏览网页,通过电子邮件和聊天软件与外界进行交流。
该设备比传统的BCI侵入性要小得多,不需要穿过病人的头骨或损伤他们的组织,只需要在患者颈部切开一个切口,在导管的帮助下,将支架置入运动皮层内的血管中。设备也将连接到植入患者胸部的计算设备,支架读取大脑神经元产生的信号,然后将信号发送给计算设备,计算设备通过蓝牙将信号发送给电脑或手机。
但无论是 Neuralink 还是 Synchron ,目前BCI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医疗健康领域,包括各类神经类和精神类疾病在内的脑疾病治疗,使用脑机接口解码运动功能以外的大脑状态和功能尚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
意识上传 (Mind Uploading)的理念是捕获脑海中的每条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字仿真中。整个过程将包含不同的步骤,例如思维复制、思维转移、思维保存和全脑仿真 (WBE)。目前每一个步骤都面临着实现的障碍。
大脑大约有着1000亿个神经元,通过1000万亿个连接彼此沟通,每秒彼此间发送1000次信号。这就相当于每一秒我们的大脑中就发生了一千万亿次事件。然而,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能够获取还原全部的神经元网络的极限是302个神经元和大约 7000个突触连接,远逊于人类神经。
除此之外,大脑还会受到从心脏神经到肠道细菌等不同身体部位的影响,而这一复杂程度随着我们对于大脑认知的不断深入,它的复杂程度就会越高。这也导致了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大脑中“你“的那一部分到底储存在哪。
一旦所有的神经活动都被绘制出来并且连接组准备就绪,下一步就是将其数字化。根据《科学美国人》的粗略估计,人脑的内存存储容量可能在 2.5 PB(2,500 TB)左右。除了存储之外,我们还需要在一种计算机架构上重建大脑神经网络。目前已经创建的人工神经网络 (ANN)与人类大脑之间仍存在一些主要差异:
2.所有模拟的神经元都是相似的,就像只能保存一个值的简单盒子,而我们大脑的神经元区域则是更为复杂的树状结构。
3.此外,与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工神经网络GPT3相比,人脑使用的参数(神经元与突触结合)则要多约300倍。
目前,性能最接近大脑的存储芯片由三星高级技术研究院开发,三星的研究团队称,该芯片在书写、数字分类方面的准确率达到了98%,人脸检测方面的准确率达到了93%,但该研究的核心人员Seung chul Jung博士坦言,“MRAM芯片目前执行的计算与大脑执行的计算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旦满足所有要求并且人工大脑准备就绪,“意识”现在可以上传到虚拟世界中,但是,如果意识是作为独立于基质的心智(SIM)上传,并且如果SIM被认为是有意识的,那么它也需要存在于某个地方并能够与事物交互,这将需要一个高度仿真的虚拟世界,也需要更多的存储容量、信号带宽和功率。
人类本质上是社会动物,我们的手势、面部表情和语调对人际交流和社会关系有着微妙的影响,社会交流和我们对他人的理解也会受到身体的制约。无法展示这些细粒度表达方式的“数字永生”将无法真正理解人类存在的社会维度。可以说,人类复杂的心理生活是从我们的身体构造中生长出来的,并且基本上是由它塑造的,脱离了肉体的“数字永生”也很可能标志着“我”的终结。
意识上传确实有可能永远改变人类的生活,但这也有可能引发许多围绕其对人类的伦理和社会影响的冲突。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死亡很可能是生命中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的变革推动者。它清除旧事物,为新事物让路。”如果这是真的,那么通过“数字永生”战胜死亡实际上可能是弄巧成拙。
就算人类将自我意识上传到云端,在未来或许也将面临拥有自我意识的超级AI的挑战。
计算机科学家欧文•古德早在1951年就说过,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弱小的能力”,进而“控制人类”,人工智能将是人类需要创造的“最后一项发明”。他的同事艾伦•图灵被誉为电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之父。理论物理学家史蒂夫·霍金也发表过自己的观点,“这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
当人工智能变得足够复杂和智慧而足以接管一切,或许就是奇点来临之时,而那时人类世界将走向何处,我们不得而知,但就在我们侃侃而谈的间隙,成千上万的程序员正在升级机器学习的范围和能力。
在李开复老师《AI未来进行式》一书中或许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我们作为被动的观察者,那么作为“弱小的人类”的我们将成为被机器所控制的“无用阶级”,如果我们将AI看做来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从重复平凡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的盟友,那么AI与人类将携手产生1+1远大于2的效应。
欢迎分享转载→ https://www.bpscy.com/tupian/287.html
停车容易了!丰台新增10957个停车位路侧收费每月300元
第一、所有交通出行方式最终都会实现电动化及自动化,除了火箭。实现这项目标的公司叫特斯拉,这个名字也是为了纪念以前的一名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交流电的发明者)。这个目标是马斯克2015年在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说的,自动驾驶将在20年内成为车辆标准,没有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将变得更为罕见。此外,汽车在20年内将不再有方向盘。现阶段特斯拉是美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公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驾驶汽车生产商。
第二、最早2025年我们将前往火星:火星移民计划。执行这项目标的公司叫SpaceX,是特斯拉于2002年创办,制定的计划是2020年使用大猎鹰火箭运送两艘无人飞船至火星。完成第一项任务:寻找水源并建造燃料工厂。2024年则发射另外四艘航天器并运载第一批宇航员登陆火星,执行第二项任务:建立火星殖民地。因为可重复利用率高,所以SpaceX拥有较低的发射价格,也使这个项目看起来有一定可能性。
第三、未来记忆可上传存储,下载到新躯体或机器人中:脑机接口。完成这项目标的公司叫Neuralink,由马斯克和八名其他联合创办者于2016年创办,负责研发植入式脑机界面技术。前不久马斯克也进行了现场演示,虽然目前还只能读取猪的脑电波,展示猪在嗅触食物时的脑电波脉冲,预测猪在跑步机上的四肢活动,但是每一点进步都预示着我们离目标越来越接近。
透过科技狂人马斯克看未来世界的改变
谈球吧:马斯克创造人类航天新壮举!空中炸毁火箭然后成功实现载人舱逃逸
谈球吧:莞铜协作 两地社工携手同行激发易地搬迁社区内生活力
Copyright © 2022 谈球吧 All Rights Reserved.ICP备********号-1XML地图